硬盘突然读不出来或者咔咔响,这事儿搁谁都得急。其实呢,很多情况下问题没那么严重,咱们自己就能搞定。先看看是不是数据线松了——这毛病能占到三成故障率,插拔几下或者换根线试试,说不定就起死回生。要是外接硬盘,记得选带辅助供电的USB线,供电不足也会玩失踪啊。
听到硬盘发出“哒哒”声就别硬撑了,八成是物理坏道在作妖。这种硬件损伤靠软件修不了,赶紧备份数据换新盘吧。但如果是系统频繁报错、文件突然消失,可能是逻辑坏道在搞鬼。Windows自带的chkdsk命令就挺管用,管理员权限下输个"chkdsk D: /f /r",喝杯咖啡的功夫或许就解决了。对了,DiskGenius这类专业工具对付顽固坏道更给力,深度扫描能找回不少珍贵数据呢。
有时候硬盘明明转着却认不出来,八成是系统设置出幺蛾子。进BIOS瞅瞅SATA模式是不是设错了,SSD最好用AHCI模式,老硬盘可能得调成IDE兼容模式。驱动问题也常见,设备管理器里那个黄色叹号看见没?右键更新驱动或者干脆卸载重装,重启后系统会自动配个新的。话说回来,主板要是太老旧可能认不出大容量硬盘,这情况只能升级固件或者换主板,挺无奈的。
不管修不修得好硬盘,救数据才是正经事。嗨格式、EaseUS这些恢复软件现在做得真不赖,连RAW格式的分区都能挖出文件来。重点来了啊——恢复的文件千万要存到其他硬盘!往原盘写数据等于在塌方现场继续挖土,二次伤害没跑了。要是听到异响还反复通电尝试,磁头可能把盘片划出更多伤痕,那真是神仙难救。
机械硬盘其实挺娇气的,怕摔怕震怕断电。养成定期用CrystalDiskInfo查看SMART状态的习惯,健康度掉到90%以下就该准备备份了。重要数据记得遵循“3-2-1”原则:存3份副本,用2种介质,其中1份放异地。对了,别让硬盘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,散热不好的笔记本加个抽风散热器很管用。说到这个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硬盘盒过热罢工的情况?我那个移动硬盘上次烫得能煎蛋,后来换了个金属外壳的就好多了。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,可以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